德国服务器

是个人情感,还是国力所限,俾斯麦为何反对德国开拓殖民地?

  自从大航海时代之后,西欧各国纷纷掀起了瓜分殖民地的浪潮,“在世界各地分一杯羹”似乎成了欧洲国家“赶时髦”的表现。然而,作为西欧大陆强国之一的德国却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争先恐后搭上“时尚”的快车。1884年以前,德国甚至都没有一块正式的海外殖民地。可以说,在开拓海外殖民地问题上如此“佛系”的德国,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了。

  据说,德国的这一行为某种程度上和“铁血宰相”俾斯麦对开拓海外殖民地的态度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帝国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俾斯麦,是一个非常坚定的帝国统一派,按理说,在增强帝国实力、扩大影响力这方面的问题上,他应该是当仁不让的领头羊、排头兵。然而,在德国开拓海外殖民地这一问题上,他却持强烈的反对态度。

  是个人情感,还是国力所限,俾斯麦为何反对<a href=德国开拓殖民地?”/>

  德国统一之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海外殖民扩张的欲望也日益强烈。国内要求开拓海外殖民地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各种鼓吹开拓殖民地的团体,如1878年成立的商业地理及促进德国海外利益中央协会、1881年的西德意志殖民及出口协会、1882年的德意志殖民联合会。这些团体以发刊、发报、发宣传册子的形式在国内宣传殖民扩张的思想。

  德国民族主义历史学家特莱奇克曾说:“没有殖民地的德国注定只能当二等国”,就连德国的皇帝也曾明里暗里向宰相俾斯麦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开拓殖民地壮大德意志帝国的力量”。似乎开拓殖民地已经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甚至是皇帝的意愿,然而,面对这些或强或弱的呼声,一向理智的俾斯麦却公然站在了对立面,坚决反对德国开拓海外殖民地。他曾经公开表示:“只要我是首相,我们就不会实行任何殖民政策。”

  许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俾斯麦作为欧洲大陆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做的每个决定肯定都是经过多番考量、思索的,我们虽然不清楚俾斯麦本人对海外殖民扩张的好恶,但我们知道,他是肯定不会将个人感情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经过史学家们多年的研究考证,他们认为,俾斯麦早期之所以如此反对德国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实力考量

  我们都知道,德国是一个陆上强国,这得益于德意志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高水平陆军部队,它不仅帮助俾斯麦赢得了三场统一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的胜利,更是统一之后维持德国在中欧国家中的势力的关键。此时的德国军队,不仅要防止国内的分裂分子,还要处处提防周边国家的算计,特别是德国的宿敌——法国。因此,俾斯麦认为,统一初期的德国应该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欧洲大陆上,贸然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只会削弱德国的兵力,得不偿失。

  是个人情感,还是国力所限,俾斯麦为何反对<a href=德国开拓殖民地?”/>

  况且,俾斯麦很清楚,自从大航海时代以来,能够实行海外殖民地扩张的国家,都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作为根本支撑,早期的西班牙、葡萄牙是如此,作为后起之秀的荷兰、英国更是不必说。而海军恰好是德国的软肋,德国的海军实力在当时整个西欧来说其实并不算出挑,勉强是个中等水平而已。这是由于德国此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组织强大的海军;还有一个原因是德国本身作为陆上国家,长期致力于内陆经营,没有太多的海战传统,所以自然也就不会将太多心思放在组建海军上面。

  俾斯麦认为,就当时德国的情况而言,要用不入流的海军去和英国、法国、荷兰争夺海上殖民地,胜算并不大,所以他索性放弃了这种尝试,选择转向陆军的建设。

  二、经济考量

  近代欧洲列强的资本主义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大多都是因为它们在早期夺取了大量的殖民地,为他们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因此,许多人误以为开拓海外殖民地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实际上,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在海外扩张早期,资本主义列强夺取的殖民地大多都是荒无人烟、落后的地区。因此,殖民母国与其说是在殖民地捞油水,不如说他们是在开荒。他们必须要花费大量金钱来给落后的殖民地做基础建设,同时为了保证殖民地能够掌控在自己手中,还得派遣专门的军队、人员来到这里进行管理。这些都不是志愿者,都是要给钱的。可以说,在殖民扩张早期,开拓海外殖民地这种事就像是购买奢侈品,是有钱、有闲、有实力的国家才能去干的事。如果经营得好的话,殖民母国可以获得大量收益,但是也有很多国家经营得不好,最后反而被殖民地超过或者是被殖民地拖垮。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868年,俾斯麦在给德国国防部长的一封长信中提到:“一方面,建立和维持殖民地的成本,往往会超过母国所获得的利益;另一方面,德国也缺乏足够的力量去保护遥远的殖民地……”1873年,面对威廉皇帝再次提及这一问题,俾斯麦坚定地说:“对德国来说,有了这种财产并不意味着强大,而是一种虚弱的源泉。”俾斯麦深谙其中道理,对于统一初期的德国来说,经营殖民地所要花费的巨大开销,是他们难以成熟的代价,所以,对于工商业者一次次的呼吁,他才选择无视。

  三、外交考量

  大家观察欧陆地图可以发现,德国地处西欧大陆中部,周围环绕着丹麦、荷兰、比利时、波兰、奥地利等小国,不同国家的人民在德国境内来往穿梭,德国是当之无愧的“欧洲走廊”。在不远处,德国又与强大的路上强国比邻,西边是宿敌法国,东边是庞大的沙俄帝国,他们中的任何一方都有可能随时向德国发动袭击。俾斯麦曾在给国民做演讲时指出:“法国只有一条东部的国界,俄国只有现在西部的边界上遭到袭击的可能,而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路线。”加上德意志民族刚刚统一没多久,作为一个松散的民族共同体而言,德意志民族的确比当时欧洲大陆上的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容易遭到袭击,这并非危言耸听。

  因此,俾斯麦在统一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所指向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保存年轻帝国的生存,使得德意志能够在和平的环境里实现发展。为了消除欧洲列强对中欧力量加强而产生的恐怖心理,竭力保持列强的平衡并且在其中取得一个稳定的地位,德国采取的是有节制的外交政策来平衡欧洲列强的格局。其做法很简单,和除了法国之外的国家保持友好的关系,在欧洲大陆上孤立法国。

  我们都知道,法国和英国都是早期殖民扩张的狂热分子,俄国和奥地利、西班牙、荷兰等国也都竞相参与到瓜分海外殖民地的狂潮中去。如果此时德国贸然进行海外殖民地的扩张,很容易会与这些国家发生利益冲突,卷入列强的矛盾中去。对于一个需要平衡各方势力的德国来说,这显然是十分危险的举动。所以,俾斯麦坚决反对德国冒险,不鼓励德国进行殖民地扩张。

  但是他极力帮助法国进行海外殖民的扩张,原因有二:一是可以将法国民众的注意力引导海外扩张中,“让法国人在非洲的棕榈树下悠然自得而忘记莱茵河畔的纷争”,从而削弱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从而壮大自身;二是法国在非洲的扩张必然会引起英国的不满,这会在一定程度破坏两国的关系,从而减少英法结盟对付德国的可能性。比起海外殖民扩张的带来的经济效益来说,俾斯麦这一政策所带来的政治效益明显更大。

  是个人情感,还是国力所限,俾斯麦为何反对<a href=德国开拓殖民地?”/>

  俾斯麦早期对殖民扩张的强烈反对,让人误以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反殖民主义者”。实际上,这种政策不过是俾斯麦在统一初期根据德国的国家形势所制定出来的一种应对措施,与俾斯麦本人并无多大关联。所以,当德国所面临的形势变了之后,俾斯麦对海外扩张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1884年,他突然改变初衷,反而支持殖民主义,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海外殖民活动中来,这一举动就连德国的报刊和宫中都感到意外。1884年到1885年,仅一年的时间里,德国就在非洲取得了一百多万平方英里的殖民地。谁又相信,这是当初那位坚决反对德国实行海外扩张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做的决定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德国服务器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德国服务器网联系。

[德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